2025年4月7日下午,太阳成集团tyc33455研究生“博学”学术讲座第133期在学院434学术工作坊顺利举行。本期论坛由美学专业2023级研究生杨唯一、2022级研究生牛甲怡主讲,分别围绕“气氛美学视角下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”与“加缪《西西弗神话》中的荒诞幸福观”展开分享。研究生导师贾红雨副教授及相关同学参与了本次活动。
杨唯一以德国学者波默的“气氛美学”理论为切入点,深入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意境。他指出,传统美学常将主体与客体割裂,而波默强调“美”源于身体在环境中的直接体验——如风声、光影与草木气息的交融。这种理论与东方‘天人合一’的哲学高度契合,他以拙政园、留园为例,解析园林如何通过曲折小径、错落假山和流动水景,引导游者沉浸于自然与人文的和谐氛围中。园林不仅是视觉景观,更是一种生活智慧的载体,提醒现代人重新审视与自然的关系。杨唯一认为,在城市化加速的今天,古典园林的设计理念可为营造宜居环境提供重要借鉴。

牛甲怡从存在主义经典《西西弗神话》出发,阐释加缪笔下的“荒诞幸福观”。她将神话中永无止境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比作当代人:我们明知生活充满重复与困境,却依然选择前行。她指出,加缪反对用虚幻意义掩盖现实困境,而是主张“在反抗荒诞的过程中获得尊严与自由”。例如,西西弗清醒接受命运,却以坚定的姿态赋予推石行为以个人价值。最后,她强调真正的幸福不是逃避,而是在无意义中活出温度。

分享结束后,指导教师贾红雨对两位同学的汇报进行点评,他指出杨唯一从园林的空间叙事中挖掘出人与自然共处的传统智慧,牛甲怡则通过哲学分析揭示了直面困境的勇气。二者看似遥远,实则共同回应了“人如何安顿自我与世界”的永恒命题。他特别称赞两位同学“以生活化案例激活深奥理论”,让听众轻松理解东西方人文思想的精髓。
